本报记者
张然
标准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有效方法。要做到城市管理“像绣花针一样精细”,需要更加注重运用标准来管理城市。记者昨天从北京市质监局获悉,本市近日批准发布了今年第四批地方标准,其中包括史上最细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首次发布的城镇行业节水评价规范、为文物“体检”提供依据的全国首个《文物建筑安全监测规范》等共12项。
据统计,今年北京市已批准发布地方标准共计159项,其中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类项目占87%。北京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地标突出一个“细”字,通过详细的标准技术要求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问题,引领相关工作提升,为精细化管理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养老:养老机构“膳食服务”标准细到食谱
标准编写组成员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副院长王焕杰介绍,截至2017年初,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320万,北京每天新增60岁以上老年人近500名,到2020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本市目前突出的民生问题。随着北京市兴建起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形式和内容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原2008版《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各类养老机构。
新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的一大亮点是“细”,其中将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归纳为22项,并逐一结合最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最新政策要求对服务的内容和质量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调整。对比前后两版标准,在“膳食服务”方面,原版标准只粗略提到要提供“均衡饮食”,但新版地标则细到了老年人每日的营养配比:“大豆及其豆制品每日30克至50克”;“油每日25克至30克”;“蛋类每日40克至50克”……标准还首次要求餐饮部门应对每日三餐的各种食品进行留样,每种样品不少于100g,样品储存时间不少于48小时。
特别是,新标准将原来的“质量控制”内容首次单独成章,对各项服务过程中的质量考核达到的要求、检查方式、对不合格项的处理进行了规定。其中提出:服务提供完成率、餐具消毒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合格率应达到100%,二度压疮发生率、医疗事故发生率应为0。养老机构应每月对相关服务质量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查找问题予以改进。
“新标准通过突出精细化和可操作性,以此保障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生活得安全、安乐、安康。”王焕杰说。
节水:城镇节水评价规范首次细分至行业
本次批准公布的新标准中包含了首次推出的系列面向行业的城镇节水规范,其中包括写字楼、学校、宾馆、医院。
标准编写组成员,北京节约用水管理中心高原介绍,北京之前制定了机关、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的城镇节水评价规范,但是随着公共生活用水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制定公共生活用水的各行业的节水评价规范的指导意义更大。
比如,学校行业是北京市第三产业的主要用水行业之一,2016年北京市学校行业用水量约为5655万立方米,占第三产业用水量的比例为10%。虽然北京市多年来大力推广学校节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手段的拓展,学校行业的节水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另外,由于各类学校用水户内部用水结构和用水行为复杂,该行业节水评价规范的制定也可为北京市第三产业其它行业节水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记者看到,系列地标以“细”为统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技术指标各有不同。比如学校节水又细分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和小学。具体的评价细分为管理评价指标、技术评价指标和效率评价指标,每一项指标均提供了测算的具体公式、方法。如高等学校评价指标细致到公共浴室每人次取水量、食堂人均年取水量等指标。
文保:出台全国首个细到日常“体检”的文物建筑安全监测标准
北京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文物古迹,根据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北京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共3840余处。
文物建筑大多年代久远,受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地质变化及各种社会因素扰动的影响,存续情况不容乐观,倾斜、裂缝、酥碱、空鼓以及虫害、劈裂、腐朽等病害威胁着文物建筑的长久健康。
标准编制组吴星博士介绍,文物部门对文物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历来极为重视,但苦于没有可以遵循的相关安全监测规范标准,缺乏明确的衡量指标,什么情况下需要监测?日常监测什么?怎么监测?如何保证修缮保护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避免过度修缮?一直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绕不开的工作难题。此次,北京市出台《文物建筑安全监测规范》,在全国率先啃了这块硬骨头,填补了文物建筑安全监测相关标准的空白。
标准的特点同样突出一个“细”字。给出了安全监测全套的工作流程指导,对于文物本体的监测又细分为木结构、砖结构、石质文物建筑的监测。对于每一类监测,都列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表格,对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甚至监测设备均给予了指导。